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59)
- Jun 05 Sat 2021 04:18
身為中小企業第二代,我背水一戰的覺悟與成績:不再甘於代工,轉型品牌、進軍日本!(上)
- Jun 03 Thu 2021 00:56
分手費2兆!貝佐斯離婚25年妻 億萬富豪榜恐洗牌
全球首富、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於昨日在推特上宣布將與他的妻子麥肯齊‧貝佐斯(MacKenzie Bezos)結束25年的婚姻關係。有外媒指出,麥肯齊最多可從貝佐斯身上拿到66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元)的分手費,很可能改寫史上代價最高的離婚紀錄。
貝佐斯和太太麥肯齊於昨日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我們想讓人們知道我們生活的發展,我們熟悉的親友都知道,在歷經長期的探索雙方愛情關係及嘗試分居後,我們已經決定離婚,並繼續在彼此的人生當朋友。」更表示「即使我們早就知道25年後可能會分開,我們還是會做出同樣決定。也許標籤會有些許不同,但我們依舊是一家人,我們依舊是珍愛的朋友。」
- May 31 Mon 2021 00:24
一年砸數百萬辦考試 員工比大學聯考還緊張
在董事長曹憲章的要求下,科定的員工一年按規定得考兩次試,但曹憲章說的考試可不是辦家家酒,不僅用電腦讀卡計分、考卷還分A、B款,座位更安排成梅花型,成績與年終考績連動。
「你偷看隔壁的絕對零分,不準備的絕對完蛋。」一位員工形容:「大家認真的程度,是考前一個月,同事都在組讀書會念書。」另一人則說:「考前各個部門會卯起來,把所有的會議室借完,我覺得我考大學都沒這麼認真。」
- May 28 Fri 2021 19:50
陸方堅守九二共識 陳明通批:沒有進步、不負責任
針對僵持近兩年,卻始終得不到解套的兩岸關係,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昨日表示,我方仍會持續釋出善意,但台灣的善意並非無止境的退讓。他並認為陸方持續要求我方須承認「九二共識」,才能開啟溝通對話的做法,「是沒有進步的」。
在蔡政府執政滿兩周年前夕,陳明通昨與媒體進行茶敘,並提出陸委會2項未來努力方向。首先,陸委會將持續對兩岸情勢進行風險管理,維繫台海「守衡」現狀。陳明通進一步表示,兩岸情勢的發展受到外部影響甚鉅,中共對台輿論操作及心理威懾,是當前中共面對外部壓力下的必然反應。
- May 25 Tue 2021 01:33
京滬5年後拚躋身 全球化城市前十
國際房地產服務和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JLL)昨日公布白皮書指出,全球城市將在5年之內由7個增加到10個,而隨著大陸經濟和社會步入新時代,全球影響力不斷擴大,北京和上海將有望躋身其中。
路透報導,仲量聯行分析大陸12個領先城市指出,大陸城市早已不再侷限高投入和快速成長的傳統發展模式,這些城市正憑藉其創新平台、商業營運環境和整體宜居性來迎接變革,正逐漸成為創新、全球互動和影響力的中心,不斷擴大全球影響力。仲量聯行中國研究部總監周志鋒更指出,北京和上海有望在5年後成為10大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 May 23 Sun 2021 01:14
嫦娥四號年底發射 首探月球背面
第三個「中國航天日」,大陸國家航天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多位專家表示,多項重大航天規畫將陸續登場。首先是今年底發射「嫦娥四號」首探月球背面;2020年首次火星探測進行第一步「繞落巡」;2030年或稍後計畫完成載人登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級技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禮恒表示,重型火箭研究已經展開,未來更將興建月球科研開發基地,讓人先在月球「鍛鍊鍛鍊、磨練磨練」,下個目標要將人送上火星。
- May 20 Thu 2021 01:30
公司法彈性新制明上路 要適用先修章程
新公司法11月1日施行,彈性化、提升公司決策效率都是重要特點,不過經濟部商業司提醒,若公司想採無票面金額股、特別股、調整分紅時間等新制度,必須先修公司章程才能適用。
經濟部今天召開新公司法施行記者說明會,商業司司長李鎂說明,新法有許多制度讓企業獎酬、吸引投資人或是決策上更有彈性,會對企業營運帶來更多幫助。
- May 18 Tue 2021 02:15
信用卡回饋大縮水,怎麼挑賺最大?
你有信用卡嗎?2005年,全台因信用卡與現金卡卡債引發的「雙卡風暴」,除了受害者至今餘悸猶存,更讓「先享受後付款」的模式聲名狼藉,關於信用卡的使用,一度受到壓抑。
不過,13年過後,情況已經大幅逆轉。金管會最新資料顯示,2018年1月信用卡簽帳金額來到2,483億元,不僅創下史上同期新高,即使綜合所有月份,也是歷史第3高;2017年全年簽帳金額突破2.6兆元,同樣是史上全年刷卡金額新高,甚至是2004年,爆發「雙卡風暴」前一年的2倍。
- Apr 26 Mon 2021 00:17
新社花農傳承農業技術 推廣友善農地
台中以花卉產業聞名,其中文心蘭形似跳舞,外型佳、品質好,十分具有國際競爭力,新社花農陳進興栽種的文心蘭品種達60多種,目前約有9成產量銷售至國外,同時他也投入協助技職教育的行列,傳授實習學生於農業第一線現場所累積的專業知識與技術。他表示,期待藉由台中世界花卉博覽的教育推廣功能,將友善農地的精神傳遞出去,讓農業生產與自然生態都能永續發展。
台灣中科57歲的陳進興為新社地區的在地花農,由於於海拔約580公尺農地上種植文心蘭,具有日夜溫差超過10度的天然環境優勢,花卉品質佳並可延長文心蘭的換盆期間;為營造出自然、無毒的花卉栽培園區,他利用鴨子的雜食性,以生物防治方式,管理園區蝸牛等蟲害防治問題,所以走進陳進興的花卉園區內,馬上就有不少可愛的小鴨子出來打招呼。
- Apr 24 Sat 2021 00:39
試管第3胚胎跑錯位 婦子宮內外孕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3歲的游姓老師今年 2度做試管嬰兒,終於懷孕 1對雙胞胎,但第 4週就持續腹脹、少量出血 3個星期,數次就診都以為胚胎不穩一直安胎,後來腹痛、貧血,昏倒送急診輸血,才發現是子宮同時內、外孕,發生機率僅約萬分之 1,還有第 3個胚胎已經撐破右側輸卵管,緊急手術保住母子 3人性命。
- Apr 23 Fri 2021 00:39
轉貼:坐博愛座擔心魔人找碴!阿伯狂滑手機查規定…網鼻酸
- Apr 22 Thu 2021 00:14
4款「厚工手搖飲」 店員做完超崩潰
民眾愛喝手搖飲料,但有幾款特別版的雖然好喝但製作過程可是苦了店員!像是一芳的「宜蘭金桔綠」,金桔果汁量少又要一顆一顆新鮮榨,只能靠手勁,而迷客夏的「青檸香茶」也不簡單,必須手搖至少200下才能喝出檸檬香氣。
舊屋改造專家;台南宅修、舊屋翻新、老屋改造。用最溫暖的心幫您舊屋改造,最細心的專業工作團隊幫您規劃設計。陳老闆的爺爺是做宅修60年的老師傅,跟著爺爺學習宅修建築。自小就接觸無數老屋翻修建案,繼往開來,傳承了爺爺的技術,同時也傳承了老師傅對房屋品質的堅持。爺爺曾和我說過:「一個家,不用大,不用富,不用華麗。只要「溫暖」.便是莫大的福氣與幸福。」又說道:「即使只是一件普通宅修的案件,我們除了技術至上,服務也要給人一份溫暖」。
- Apr 20 Tue 2021 00:15
阿嬤喘不停 裝置節律器「年輕十多歲」
一名82歲林奶奶近年來飽受心律不整所苦,總是呼吸急促,最近一個月光是到菜園摘菜就喘個不停,連說話都很費力,家人趕緊送她就醫,檢查結果為嚴重心臟衰竭,心臟射出量僅常人的二分之一,致死率恐逼近五成,所幸立即裝置「雙心室再同步治療節律器」,心臟「回春」效果佳,阿嬤笑說:「好像年輕了十多歲」!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國峰表示,患者到院後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其心臟射出量僅30%(正常人至少50~60%),且心臟肥大程度足足是正常人的一倍以上,原因可能為患者本身有高血壓,心臟為了持續供應全身血液,必須增加心臟負荷,日積月累下,造成心臟肥大,如同運動選手訓練使得四肢更粗壯,但心臟肥大並非好事,反而是心臟衰竭的前兆。
- Apr 13 Tue 2021 00:32
運動前後怎麼吃? 營養師:無罪惡感的點心補給
許多人為了減重而運動,因此,運動前後幾乎不太吃東西。但運動多時,卻不見體重機上的指針有變動。營養師張佩蓉提醒,運動前後如果能夠正確攝取單純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就能達到減重、增肌的效果,只要巧妙運用,例如:在7-11方便隨手可購買,無添加糖的地瓜薯片也能成為運動前的點心補充。
台灣中科評論在運動過程中,肌肉裡的肝醣很容易被耗盡,如果在運動前適量吃些具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就能在運動中提供充足熱量,讓我們運動過程比較不容易累。張佩蓉建議,運動前不要吃體積過大的食物,以免跑步時肚子晃動造成腸胃不適。低溫真空處理的薯片就是不錯的選擇,運動前吃上4分之1包,份量不多,就能提供足夠熱量。
- Apr 11 Sun 2021 07:10
女性更年期後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飲食調整助預防
- Mar 25 Thu 2021 07:18
親子衝突4情境 共同原則很重要
親子衝突4情境 共同原則很重要
愈來愈多父母忙著追求工作上的成就,他們負擔得起孩子的托育費,也想卸下日常的教養工作,在孩子還小—多半在嬰兒時期,就交由他人照料(托兒所、保姆、家教老師),而且很早就去上各種潛能課程—從週一到週五,每天課程排得滿滿,晚上就由保姆來照顧孩子。
- Mar 17 Wed 2021 16:29
便祕就是火氣大?未依體質錯用藥更加重
- Mar 15 Mon 2021 07:55
守護新北市民健康 篩檢一夏送好禮鼓勵定期篩檢
- Mar 13 Sat 2021 01:40
積極治療 C 肝 防止合併腎衰竭
72 歲因肝病困擾的張女士罹患 C 型肝炎合併晚期腎臟病,持續惡化治療未果,很可能需洗腎;儘管經積極治療,但體內仍存有 C 型肝炎病毒;又因腎功能不佳,治療選擇有限。所幸去年九月利用健保給付新藥,成功打擊 C 型肝炎,更大幅降低腎病惡化風險。
感染 C 肝身體病變多 治肝保腎不容忽視
- Mar 10 Wed 2021 04:48
向塑膠吸管說拜拜 全球哪些國家和企業已行動
數十年來,塑膠吸管一直是調酒師、果昔愛好者和速食饕客不可或缺的「飲食道具」。但拜風起雲湧的環境運動所賜,塑膠吸管處處可見的現象將出現重大轉變。
在環保倡議人士施壓下,歐洲聯盟、英國、印度甚至麥當勞等速食巨擘,都已率先停止使用塑膠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