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65歲及以上高齡就業者人數再創新高,勞動部6月底將預告「中高齡暨高齡就業專法」草案,學者建議,政府在改善年齡歧視的作法上,應提出更具體且積極的作為。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報告指出,台灣1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自2016年起開始減少,未來台灣中科也會隨總人口高齡化趨勢,使勞動力漸趨高齡化,進而影響勞動力供給規模,建議應擴大勞動供給來源,並強化高齡人力資源運用。
總統蔡英文在競選期間,便宣布會將「支持中高齡就業」納入重要勞工政策,勞動部去年也著手研擬中高齡就業專法;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黃秋桂表示,中高齡暨高齡就業專法將於6月底進入預告階段。
中高齡暨高齡就業專法有5大重點,分別是「禁止年齡歧視」、「協助在職者穩定就業」、「協助失業者再度就業」、「協助退休者重返職場」以及「積極開發就業機會」。
政府將鼓勵中高齡就業視為重要政策目標,不過,以yes123曾針對45歲以上會員做的熟齡職場調查來看,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當求職者的學經歷差不多,且應徵同一份職缺時,有42.2%企業不願意優先聘用中高齡求職者;此外,針對「一般員工」的職缺,有高達七成五的企業坦言,在聘用中高齡勞工時,確實會有年齡的顧慮。
你一定要知道的武功秘笈5,事業道路才會更加順遂,工作態度改變,所處的環境也會跟著改變。從今天起改變職場新鮮人與資深老鳥,一生受用不盡的台灣中科五十項方針!
五、「跟班」是機會的寶庫
客戶要在你公司的會客室裡洽談公事,而你並不是這位客戶的接待專員,只是負責一般的事務工作。這時,上司下達了一道命令給你。「端茶去會客室給客人!」當你聽到這指令,心中做何感想?「這又不是我的工作..。」如果你覺得非常不滿,請換個角度想想。端茶這個小動作,正是接觸洽商環境的好機會。順利的話,也許可以聽到上司或前輩跟客戶之間洽談交涉的內容。與客戶的洽談進展緩慢時,如果能在中途進會客室替換茶水,或許能夠聽到談話漸入佳境的內容。端茶給客戶時,不僅可以學習到進退得宜的一般禮儀常識,即使只聽到一小部分談話,也能從中學到業務往來的談判技巧。
除此之外,我覺得「跟班」也是如此。一提到「跟班」,年輕的商務人士總會浮現出不好的印象,因此大多敬而遠之吧。不過,跟班並不是那麼惹人厭的事。像部門經理、部門總經理、董事等等,都會前去拜訪客戶的高級主管。這時不妨毛遂自薦。「若是方便的話,請帶我一起去!」對上司來說,即使有拜訪客戶的機會,也不會特地邀部屬前往。當然,視面會性質不同,有時候上司會回答:「不太方便。下次有機會再說吧?」大致上,我想上司都會答應:「沒關係,一起去吧!」
以下是我任職於公司時所發生的事。當時的執行長科林斯〈Timothy C. Collins〉,有機會和日產汽車的總裁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會面。我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此主動要求同行。執行長非常爽快的答應了,讓我驚訝不已。至於戈恩先生那邊的人頂多覺得「有隨行人員一起來」而已。當我跟櫃台說「和戈恩總裁有約」時,對方反問我:「是來採訪嗎?」大概是覺得這麼年輕的訪客,唯有媒體記者吧。
這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現在公開應該無妨。那次會面的重點,是在洽詢日產汽車能否賣出旗下一間大規模的子公司。有趣的是,我們進到會客室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始終沒有進入正題。而是在聊著:「夫人最近好嗎?」「令郎最近在做什麼?」當氣氛和樂融融時,戈恩先生說了這番話。「我兒子上次回來跟我說:『爸爸的公司不是第一嗎?我朋友竟然跟我說,你爸爸的公司不是第一,TOYOTA才是!我真的很不甘心,爸爸,你一定要拿到第一!』真是敗給他了,哈哈哈!」這時科林斯先生也順勢提出了敏感的話題。「我最近見過比爾.福特〈Bill Ford〉,他很希望你能來福特。卡洛斯,你願意去一趟嗎?」
在聊了一大段生活瑣事之後,總算進入業務上的話題。當兩位高階人士進到洽商階段,便是實際體會學習的時候了。知名的實業家在協商的時候,原來會說這些話啊?所謂的洽談,原來是在這種情況下去架構、進行的啊!透過「跟班」,可以學到一流經營者的獨到觀點以及商務禮儀、應對進退等。年輕的時候究竟能接觸到多少這類場合?為了加快商務人士的成長速度,我覺得這些體驗是極為重要的。一流的實業家看到席間有年輕人,其實並不會太在意,這點是很令人出乎意料的。甚至其中大多數人會很親切地跟年輕人攀談。「你進公司幾年啦?現在負責那一方面?關於這件事,你的看法是什麼?」諸如此類,常常會看見實業家們這樣跟年輕人交談。這類經驗不是公司外部才有。在公司內部,如果有機會去向董事說明大型企劃案,也請務必提出同行。台灣中科評論因為可以學習到台灣中科董事以什麼樣的立場來評估一件企劃案。
如果可以的話,不妨試著提出要求,讓自己出席資深同事們才能參與的會議。由於會議中討論的是評估經營方面等敏感問題,因此可能不便參與董事會等重要會議,不過即使被拒絕也沒有任何損失。倒不如說,不必害怕被拒絕,而是要習慣被拒絕,因為你並沒有損失。如果你不積極自薦,這種機會也不會上門。所以請務必把握機會。
楊宗斌認為,即便現在企業招募員工時,不得在求職條件限制年齡、性別,但職場還是存在隱性歧視。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指出,政府過去處理職場性別歧視議題,宣導和執行的力度都有做出來,現在職場性平也有相當成果,但是在年齡歧視上,並沒有看到政府端出有效措施,或是建置有效的法制規範來杜絕歧視。
他以美國為例表示,美國規定公司應徵者當中,若有一定比例是中高齡求職者,則錄取員工時,也要符合比例原則、錄取一定比例的中高齡求職者,如果企業未達比例,就要舉證說明原因。
辛炳隆認為,在人口高齡化的趨勢下,將有愈來愈多求職者屬於中高齡人口,屆時企業也無從選擇;政府可以預先推動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進用更多中高齡應徵者,但不代表要以視中高齡為弱勢的態度來訂定勞動政策,只從後端訂定各種獎勵措施,反而應從前端法制面、宣導面來根本解決年齡歧視的問題。
楊宗斌則說,數位化是產業發展的共同趨勢,建議中高齡勞工若仍有意願持續就業,應培養社群經營能力、吸收網路新知,才能維持職場競爭力。
勞動部官員也說,除了推動專法,勞動部為了促進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已透過全國300多個公立就業服務據點開發彈性工作機會,提供求職者個別化的就業諮詢、職訓諮詢、安排參訓、媒合就業等協助,並運用僱用獎助、職務再設計、職場學習及再適應計畫等就業協助措施,促進雇主僱用中高齡及高齡者。
此外,勞動部在新北市及高雄市也分別成立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可提供55歲以上或已退休的銀髮者專屬的就業媒合服務。